近日,走进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新田村,8条新修的生产便道蜿蜒于山间,文川自然村村民拧开水龙头清泉汩汩,月坦组山洪沟畔机械轰鸣……自第九批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,选派干部们累计争取帮扶资金近200万元,精准落地10个民生项目,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“为民答卷”。
三大攻坚,跑出惠民加速度
在灾后重建、饮水安全、应急除险三大攻坚战场上,新田工作队以“加速度”回应民生期盼。面对去年“620”洪灾损毁的8条生产便道和泉水鱼基地,通过精简流程、高效施工,提前1个月完工,确保了春茶采收“生命线”不断;老茶厂重建项目挽回集体经济损失50余万元,为产业振兴奠定基础。饮水工程战线同样捷报频传——文川、新田自然村彻底告别季节性“吃水难”,月坦、田里自然村供水提升项目正全力冲刺,年底将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,润泽百家心。在应急除险前线,“生命至上”理念更被诠释得淋漓尽致:月坦组山洪沟塌方治理,从问题收集到争取资金到项目招投标开工为期不到一个月。工作队驻守一线协调、砍掉冗余环节,5月底启动的工程将于7月底竣工,为66户280名群众筑牢安全屏障,以“精简高效”的实干举措践行为民初心。
产业造血,青山变“金山”
新田工作队深谙“产业兴旺”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,将有限资源精准投向长效增收产业。聚焦主导产业提质增效,实施千亩茶园推行绿色防控和“双零”行动,从源头守护黄山毛峰的核心品质与生态价值,筑牢产业根基。拓展特色种养多元增收,泉水鱼生态养殖、香榧林下经济、油茶基地等特色产业持续升级,通过技术指导与产销对接,有效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,让村民切实分享生态红利。培育新兴业态延链补链,10万元香菇种植项目已启动菌棚建设,探索“短平快”增收项目;同时,积极申报油茶加工厂项目,旨在延伸产业链、提升附加值,项目落地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稳定增收3万元以上,实现“小产业”撬动大效益。这套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,不仅盘活了新田村沉睡的生态资源,更精准契合了乡村振兴“产业兴旺”的内在要求,为村内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。
作风淬炼,树起驻村新标杆
“群众的小事,就是我们的大事。”这不仅是新田工作队的口头禅,更是他们扎根基层的行动指南。
春茶采收季,新田自然村脱贫户王大姐面对自家3亩茶园一筹莫展——丈夫外出务工,她独自难以应付。工作队立即协同村“两委”成员上门支援,连续3天蹲守茶园采摘,不仅帮她抢收20余斤春茶,还主动对接收购商,以高于市场价5%的价格成交,助其多增收数千元。
6月4日,月坦自然村行动不便的蒋大叔出院返家,因住所位于半山腰,担架无法通行。工作队闻讯后火速赶赴现场,小心翼翼地将蒋大叔从车上抬回家中,解决燃眉之急。
针对村里老年人口多、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的问题,工作队推出“上门办”服务。两个月来,已协助5位老人完成养老保险资格认证,协助6名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卡。65岁的江奶奶患高血压多年,以往报销需孙子请假陪同,如今工作队联系业务部门帮办代办,仅一天就办妥手续……
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小事”,恰如春雨般浸润村民心田,新田工作队以“马上办”“零跑腿”的实际行动,将作风建设成效镌刻在田间地头,书写进群众心坎深处。
新田工作队把“绣花功夫”解民忧、“精简高效”破难题、“马上办”暖民心当成工作常态,以踏实作风书写民生答卷。如今的新田村,山间路网通达,清泉入户润心田,特色产业生机勃发,一幅业兴、村美、人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(吴振林)
金河配资-股票市场配资-炒股配资平台网-网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